(( 跳降傘 ))
離開,需要勇氣。
不論是離開一個人、一個城市、一個家庭、一份工作,還是,一張沙發。
離開一個人,很難。
當他的味道已經成為生活中的一部份,煮的菜是我倆的fusion,朋友是我倆的雜錦鍋,我怎麼也再記不起一個人的空間是怎麼一回事,也忘記了一個人刷牙的感覺。當赫然發現自己已經變得面目全非但感覺卻歿了,離開就是壯士斷臂。
離開一個城市,不單單需要勇氣,還要行動力。
動物就是喜歡在自己的地頭尋得安全感。當對一切瞭如指掌,心就安了,幹嘛要到陌生的環境從頭來過。香港就是有紅綠藍三條地鐵線嘛,雖然我還沒有到過所有地方… 其實新界那條港鐵線我還稱它為“火車”。可是,只有離開一個熟悉地方,方知道世界的遼闊。從新開始,不容易,但也沒有想像中難。
離開一個家庭,要的是獨立的決心。
17歲離家跟33歲離家的心態肯定大不同,而家人留住17歲跟33歲孩子的原因也不一樣。但是要獨立的話,誰都留不住。那股勇,猛。
離開一份工作,應該蠻容易的吧?
如果一切皆為一買一賣的話,做得不爽就遞上一個大信封應當不難。可是現實沒有那麼簡單。對團隊的義氣呢?對客戶的責任呢?沒有工作後的生活費呢?坐食山崩怎麼行呢?介紹自己時面子往哪裡放?找不到更好的工作那怎麼辦?一大堆亂七八糟的問題,理性逼不得已叫自己打退堂鼓。除非,你超有才/有錢/二。
離開一張沙發,容易了夠吧?
人的惰性是無限的,一旦陷入沙發陷阱,滴答滴答,一整天就白白流逝了。帶著電腦平板手機的話,這陷阱更是無底。離開沙發不難,離開沙發以後嘀咕做什麼才難。常宅的兄弟姊妹,身同感受吧。
那麼,離開一個生活的狀態呢?
有沒有衡量過自己那恆久平穩的生活,究竟是幸福美滿還是膠著乏力?我覺得,沒有活力的狀態,是一潭死水。要離開這樣一個生活狀態,需要看清讓自己活化的動力在哪兒,然後,大概就要靠一股破斧尋舟的傻勁。
2008年,我第一次辭呈。為的是出走,看世界。成功了。
2011年,我第二次辭呈。毅然嘗試離開幹了十年的廣告。一年後,失敗回巢。
2013年,我第三次辭呈。為的是寫作。圓一個夢。
究竟我能能傾瀉得出多少文字,其實我沒有絲毫的把握,但是我還是行動了。為了再次感受心跳,我背起降落傘,蹦,一躍而下… 能不能夠安全著陸,走著瞧吧。
((moving)) 2013年7月10日